基层党组织学习动态

首页» 新闻资讯» 理论之窗» 基层党组织学习动态

法学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12月17日上午,法学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学习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和北京市委第十二届十五次全会精神,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及教师党支部书记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马韬光主持。

与会同志认真回看了中央电视台关于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的新闻报道,畅谈一个月来的学习体会。俞亮副院长在重点发言中谈到,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法治领域的体现,是最新成果,十一个层面,体系完整。作为肩负培养德才兼备的法治工作者队伍的法学院,将从三个方面抓落实: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二是完善培养方案,创新教育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水平;三是探索实践教学新路径,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董彪副院长传达了参加2020年“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法学教育”论坛情况,下一步要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进头脑、进课堂、进教材,科研方面,加大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研究力度;教学方面,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课程思政的重点内容,融入课堂;研究生培养方面,要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培养方案。教师支部书记赵岚音谈到,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之后,作为法学教育的一线工作者,深受鼓舞,为能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精神、核心要义、工作要求在今后的授课中传达给法学学生——新一代的法律工作者而感到振奋和激动。

马韬光强调,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的召开和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专题文集的出版,是国家法治建设的两件大事。会议最为重要的成果,是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概括为习近平法治思想,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对学院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作为法律法学的教育者和研究者,第一要在学习研究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上走在前面,作出表率,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各项工作之中。第二要自觉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到自己的学术研究领域,融入到课程思政建设,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准确理解这一重要思想的基本精神、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推出更多高质量研究成果,培养更多高素质法治人才。

会前,大家通读了《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意见》全文。副院长陈敦作重点发言,他谈到《意见》为北京市“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制定指明了方向,也给我们的办学指明了方向。他建议学院将“十四五”期间的工作重心放在服务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法治需求,在北京自贸区法治建设、北京市民生法治建设、数字金融、电子商务和人工智能法学等领域,作出市属高校法学院应有的贡献;在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方面,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继续探索“法律+行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法学专业的一志愿录取率、深造率和就业率,提升法学人才培养质量。教师支部书记王迎龙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未来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是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作为法学研究者和教育者,要积极和中央、北京发展战略对接,积极融入,努力培养德才兼备的法治工作接班人。

马韬光作总结讲话。他谈到,通过学习北京市委第十二届十五次全会精神,更加深刻认识到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认真落实学院党委把方向、谋大事、管大局、保落实的职能和责任,推进学院事业快速发展是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同时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要与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做好衔接,要与北京“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以及“两区”“三平台”建设相契合,提供智力支持和法律政策服务,为专业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