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 新闻资讯» 综合新闻

【迷彩激情】情系新生,温暖护航——记2016级军训团指挥部

   

   

“请军训指挥部成员、各连指导员、后勤及校医院工作人员今晚9点半到会议室开会。”“收到。收到。收到。”军训团指挥部的成员每人都有一部对讲机,这样的对话每天都要进行一次。

军训期间,来自学校武装部、后勤基建处、保卫处、团委、党委宣传部、校医院的教职工和各学院担任各连指导员的辅导员们,全程驻扎在军训基地,与学生同吃同住,全力保障军训安全、有序、高效地运行。

高度重视 规范管理

学校高度重视新生军训工作,专门成立了由相关部门和各学院负责人组成的军训指挥部,围绕“计划、组织、协调、保障”,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规范管理。在军训前,军训团总指挥、学校党委副书记张德玉多次主持召开会议,就军训期间相关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和安排。

为保障新生军训工作的有序进行,军训团指挥部成员驻扎在军训基地,并实行早操制度、每日军情晚通报制度和晚例会制度。按照早操制度的要求,指挥部老师和各连指导员5:30起床,6:00集合列队前往各连队住处,陪同学生出早操。为规范管理,实行每日军情晚通报制度,即各连指导员通过“征信系统”中新开发的“每日军情”模块,利用互联网上报当天的军训情况,及时反馈学生训练、生活状况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与部队和基地做好沟通。

指挥部的每一位成员都配有对讲机,遇到问题,实时沟通、第一时间解决。每天晚上,学生训练结束准备休息时,指挥部的老师和各连指导员们才能抓紧时间开会,集中商讨解决一日重大问题,从科目训练的具体安排,到拉练场地的实地考察,从学生伙食的搭配调整和门窗水电的维修保障,到病号学生的妥善处理都要经过讨论,尽快做出解决方案,以保证第二天的训练正常进行。

深入一线 关爱学生

每天早上6点,2016级的学生们来到指定地点集合,准备开始一天的训练。一天的辛苦过后,等到晚上10点灯光渐熄,他们方才慢慢进入梦乡。比他们起的更早睡得更晚的是指挥部老师和各连指导员们。根据安排,学生处、团委及各学院共派出21名辅导员老师常驻军训基地,统筹协调军训期间各项事宜,处理突发情况。

指导员们绝大多数都有带队军训经验。他们尽心尽责、跟连训练,为军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他们中有十多次担任军训指导员的“老兵”,也有23岁孩子的妈妈。无论有着怎样的困难,他们都自己克服,连续13天驻扎在延庆军训基地,与学生同吃同住,认真完成军训任务。

一营一连指导员郭建荣老师带军训已经是第14个年头了,可谓是军训指导员队伍中的“老兵”,方法多、经验丰富。在做好自己所带连队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生活保障工作的同时,郭老师凭借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协助指挥部组织学生开展歌咏比赛、板报评比、内务评比,观看爱国教育、军事国防方面的视频,进行安全教育等。指挥部的同志都叫他老郭,但老郭心态年轻,总是干劲十足,和年轻的指导员们打成一片,努力给年轻人做榜样。年轻的指导员常说:“有不懂的找老郭!”

六营十五连的指导员张悦总是面带笑容,别看她年纪轻,却已是第7次带队军训了。当记者问起连续多年带队军训,特别是从7月份到现在接连两次来康庄训练基地是不是特别辛苦时,她微笑着告诉记者:“这些都是我们的工作职责。在学生工作队伍中有很多老师以身作则,兢兢业业,默默奉献,他们的敬业、创新精神激励着年轻一代的我们不断加强自我要求和管理,并将这种影响传递到学生身上。而21名驻扎老师,作为一个整体,大家都向真正的军人看齐,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将军训工作作为学校一项重要工作来认真完成。”

四营九连指导员刘玢是一个一岁十个月大孩子的妈妈,军训基地天气骤冷,所带连队有些学生衣服不够, 她就帮着收取网购快递,然后送到学生宿舍,让孩子们第一时间添加衣物。当看到同学们加了厚衣服训练时,她十分欣慰。

二营五连的指导员王赛男是经济学院2016级辅导员,军训期间关注学生的训练和身体情况,并在半夜将生病的学生送到医院。这样的情况不止一次,开学不久班里有一位同学生病了,她将年幼的儿子交给老人照顾,自己则深夜带学生到良乡医院看病并进行陪护。这一举动感动了学生和家长,家长还专门写感谢信给学校表达对王赛男老师的感谢。

担任学通社电视台指导教师的段新安老师一直驻扎在军训基地拍摄训练场景,现场指导由宣传部先后派出的24名摄影、摄像学生记者。无论晨曦还是夜幕,训练场上、学生宿舍中、指挥部会议室内、拉练路上,都能看到他们肩扛机器记录军训难忘瞬间的身影。

这样的例子在军训指挥部的老师中还有不少。为了照顾好生病的学生,经济学院的马腾老师曾经在半夜两次送学生到地方医院就诊。雨夜到学生宿舍排查是否漏雨,深夜陪着学生到医院就医,忍着泪水对着手机屏幕安慰电话那端生病的宝宝或家人……放下疲惫,第二天一早5:30,他们就又精神抖擞地开始了一天的军训工作。

带连队的指导员如此,驻扎在基地主持军训团指挥部的领导更是以身作则,军训团副政委徐红京老师今年已经59岁了,拥有10多年带队军训的经验,无论是在校内军训,还是在基地军训,他都率先垂范,勇挑重担,不断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带领大家认真完成军训各项任务计划。记者了解到,徐老师的爱人身体不好,每周要去医院检查,然而他从始至终坚守在军训一线,未曾陪伴在侧。徐老师的事迹感动了指挥部的每一位老师。

军训团副团长、学校保卫处副处长陶伟老师告诉记者:“我是作为保卫干部和军训团副团长双重身份来到军营的。我一直把‘安全、有序、有效’作为军训管理的目标。没有安全的军训活动,即使训练效果再好也不算成功。我们把安全管理贯穿到乘车、训练、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中,把安全管理的思想灌输到军训团指挥部、指导员和后勤保障人员每个人的大脑中,时时紧绷安全之弦,确保军训的安全有序,杜绝发生大的安全事故。”

随时待命 全力保障

学生在军训基地参训,食住虽然由基地保障,但是要让学生吃得安全、健康,伤病得到及时有效处理,依旧离不开学校后勤部门人员的有力保障。军训期间,学校后勤部门专门从饮食科、校医院、车队抽调名工作人员,派驻在军训基地做好饮食、维修、车辆、就医等后勤保障工作。部门领导吉涛、韩军、马韬光等到军训基地慰问工作人员,了解工作情况,并做相关安排。

军训适逢仲秋且多雨,基地地处京西北延庆康庄,早晚温差较大。来自后勤饮食中心的殷师傅及时与基地食堂沟通协调,根据学生训练强度调整饭菜种类和数量,遇有拉练、会操等训练量增大的情况时,会适时给学生安排加餐。本次参训学生中共有97名民族生,学校和基地专门沟通安排了清真餐。由于学生分布在不同连队,吃饭时间有差别,军训团和部队进行协调,保证了97名学生统一用餐。这一人性化的做法得到了民族学生的认可。此外,后勤工作人员还负责协调安排每日学生饮用水的准备,不仅要根据学生训练地点和人数的变化按需备水,还要结合天气适时准备姜汤、红豆汤或白开水,更加利于同学们的健康。这些暖心暖胃之举,获得学生充分肯定。

军训期间学生有伤病最让人揪心。随团的两名车队司机也24小时待命,遇有生病学生需送往上级医院就诊等情况时,司机师傅总是开车就走。经常是学生在医院打点滴到深夜一两点,他们就在车里等候,最后再连夜把大家平安带回基地。

校医院先后共派出6名医生和3名护士三班轮值进驻基地,并为军训团师生准备了充足的药品。医护人员每天早上630至晚上10:00持续不间断坐诊,工作强度很大,截至9月27日,诊治感冒、发烧、哮喘、上呼吸道感染、扭伤、擦伤、疑似骨折等不同情况的伤病学生近1200人,日均看诊近150人。接诊不仅要及时诊治和处置,保证训练正常进行,而且要根据病情,决定是否免训或送至上级医院。虽然有规定的出诊时间,但是,为了帮学生第一时间缓解病痛,一日三餐都要轮流去吃。当学生深夜敲门时,医生们依旧立即接诊,甚至陪学生一起去医院。

用爱坚守,温暖陪伴。军训正在继续,希望2016级同学们在老师和教官的带领下,在接下来的训练中取得更大的进步,得到更多的锻炼。